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頭蝨防治宣導
頭蝨(head louse, 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)介紹:

一、為爬行移動,不會跳也不會飛,可以在乾的頭髮上快速移動,只寄生於人類,並以血液為食,成蟲寄生在人類的頭髮中約可存活30天,離開人體因無法進食約1至2天後即會死亡。

二、傳染方式:
(一)感染者的頭對頭近距離接觸為最常見的傳染方式,尤其學童在學校或家中進行團體活動或遊戲時,經常發生頭對頭(頭髮對頭髮)的接觸傳染。
(二)由於頭蝨可能爬行或附著在感染者的服飾或物品上,因此共同使用感染者的梳子、髮飾、衣物(如帽子、圍巾、毛巾等),或是躺在感染者使用過的枕頭、床鋪、地毯、絨毛玩偶等,也有感染頭蝨的風險。

三、症狀:初次感染或輕微感染時,可能沒有症狀。頭蝨叮咬後可能引起過敏反應,最常見的症狀為頭皮發(第一次感染頭蝨約4至6週才會出現發癢的症狀),可能會造成睡不安穩或失眠。

四、治療:
(一)經醫師診斷確定後,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去除頭蝨專用之洗髮劑或藥品(pediculicide),但要依照所標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,沖洗頭髮時應避免身體其他部位接觸到藥品。
(二)接受治療8至12小時後可使用密梳(梳齒間距小於0.3 mm為佳)梳理頭髮,以除去頭髮上的頭蝨或蟲卵。若接受治療8至12小時後頭蝨的活動力仍十分活躍,請再次就醫尋求專業協助。
(三)接受治療後每隔2至3天使用密梳檢查頭髮,應持續檢查2至3週,以確認頭蝨及蟲卵已完全去除。
(四)開始接受治療前2天內,感染者使用的衣物及床被單等均須用60℃以上的熱水清洗並以高熱乾燥,或進行乾洗,無法清洗或乾洗的衣物,密封於塑膠袋至少2週。感染者使用的梳子則可於60℃以上的熱水浸泡10分鐘。房間建議使用吸塵器清理。
(五)建議感染者的家人及親密接觸者均應接受檢查,若有發現感染頭蝨必須同時接受治療,以避免互相傳染。

五、預防:
(一)避免與他人有頭對頭(頭髮對頭髮)的近距離接觸。
(二)避免與他人共用梳子、髮飾及衣物(如帽子、圍巾、毛巾等)。
(三)避免接觸感染者使用過的枕頭、床鋪、地毯、絨毛玩偶等。
  • 認識頭蝨
    認識頭蝨
瀏覽數